桃花水母,古代称为“桃花鱼”,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古人认为“桃花鱼”乃桃花花瓣落水而生。英文名为 Freshwater jellyfish。桃花水母在淡水中生活,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在刚接触水族圈子的时候,我深深地被这个圈子里的物种的多样性和这些物种千奇百态的样子、特点甚至是性格所吸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要饲养一种生物:水母,它们是那么的独特。但是当时的我只知道水母都是海水生物,而当时作为新手的我,并不想也没有能力直接开个海缸,只好作罢。

但是有一天我发现了我家的报纸头条上出现了水母,而且是淡水品种,这就仿佛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兴趣点,基本不看报纸的90后的我将这篇报道拿来仔细阅读,如获至宝。它们叫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古代称为“桃花鱼”,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古人认为“桃花鱼”乃桃花花瓣落水而生。英文名为 Freshwater jellyfish。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杭州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hangzhouensis)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是从2010年之后偶尔有报道发现它们的踪迹,因此便占据了报纸的头条版面。淡水水母大多生活在与大型河流隔绝的小河沟、小水塘中,随着近年来开始注重生态建设,于是桃花水母也相继在各地都被报道发现。桃花水母的身体呈半球形,乳白色,半透明。水母的伞缘有触手,按其长短和着生位置可分为数级,有4条辐管和1环管。不同品种的桃花水母生殖腺有绿、褐黄、红、黑等色。

除了早年桃花水母的栖息水域遭受破坏之外,桃花水母不容易被发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水母的生命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无性的水螅型(poppy)阶段和有性的水母型(medusa)阶段交替组成,除了温暖的几个月时间桃花水母以水母形态出现,其他的季节它们都以水螅体的形态存在。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体型非常小,仅有2cm大。图中的桃花水母发现于江苏省

桃花水母体型很小,水母体直径只有2~2.5cm,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它们几乎是透明的,有白色或绿色色调,触角约20毫米长。呈现出伞状,有螺纹串状的触手围绕其圆边。

桃花水母的螅状体大小仅有0.5-1.0mm,附着在水下腐败植物、岩石和树桩等物体上,体表有粘液,常粘附着一些碎屑,将身体部分地遮盖,一般极难被发现和认识,其萌发成水母体的机制尚不清楚。

自然界的桃花水母在低温、富营养及饥饿的不利环境条件下,水螅状体可收缩,分泌一层坚硬的保护膜包被身体,成为休眠体(podocyst)。休眠体能通过水生植物、动物(如鸟)或人为的因素,而使其传播。环境条件改善时,休眠体重新发育为螅状体,其生活史得以继续。所以桃花水母被报道在房顶水箱中被发现。

被发现于院子池塘中的桃花水母

被发现于院子水池中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体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以麻痹猎物,并将其以触手送入口中。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其毒性非常小,对人类完全无害。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的种类

桃花水母是一个属的名称,其分类学归类为:刺胞动物门(Cnidaria)[1] → 水螅纲(Hydrozoa)→ 淡水水母目(Limnomedusae)→ 笠水母科(Olindiasidae)→ 桃花水母属(Craspedacusta),其中有11个品种的桃花水母,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中国均产。桃花水母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 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 伊势桃花水母
  • 中华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inensis)
  • 乐山桃花水母
  • 杭州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hangzhouensis)
  • 信阳桃花水母
  • 四川桃花水母
  • 秭归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awaii)
  • 楚雄桃花水母
  • 短手桃花水母
  • 宜昌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珍贵稀有非常神秘,它们在水中的姿态十分飘逸。桃花水母是我们研究物种进化的重要对象,当之无愧的水中大熊猫,淡水精灵。


  1. 刺胞动物门(Cnidaria)过去被称为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因为它的含义适用于刺胞动物及栉水母动物,所以现多已废弃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