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鹦鹉螺最早的认识是在小时候看的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水艇(Nautilus),跟着它一起探寻神秘的海底世界。随着BBC纪录片《蓝色星球1》和《蓝色星球2》的播出,我们越来越发现海底的真实样貌,甚至比小说中的想象更加离奇,人类对海洋的认知还微乎其微。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全面的了解一下鹦鹉螺这种神奇的生物。

中文名:鹦鹉螺科
学名:Nautilidae
分类学: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头足纲(Cephalopoda)→ 鹦鹉螺亚纲(Nautiloidea)→ 鹦鹉螺目(Nautilida)→ 鹦鹉螺亚目(Nautilina)→ 鹦鹉螺科(Nautilidae)
成年体长:16~20cm
适宜水温:19~22℃

首先我们要为鹦鹉螺正名一下,鹦鹉螺不是螺,也不是会游泳的螺,鹦鹉螺是头足纲动物,它们和章鱼、乌贼、鱿鱼是近亲,所以它们会游泳没什么好奇怪的。头足纲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们的移动主要靠头部的器官(触须)。而我们所知的螺类、蜗牛这类动物则是腹足纲动物,它们主要靠自己的肚子走路。所以不要把鹦鹉螺归类为观赏螺哦?,鹦鹉螺是可以靠自己的触手捕捉小型海洋生物的哦。

鹦鹉螺依靠多达47对的长长的触手来捕食,最爱吃的要算是甲壳类动物了,除此之外它们也喜欢吃比如海胆啦,小鱼啦,甚至体型比自己小的同类啦(这点非常符合头足纲动物喜欢互吃同类的特点)。

现存的鹦鹉螺科下仅存2个属7种,但是我们从它们的分类学上可以看出它们曾经是海洋中非常繁盛的一个大家族,曾经约存在超过三十中鹦鹉螺亚纲的生物,即有外壳的头足纲生物。不过时过境迁大部分的鹦鹉螺亚纲生物都灭绝了,而目前仅存的鹦鹉螺品种的外形和数亿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活化石。

鹦鹉螺的外形特征

鹦鹉螺头部特征

鹦鹉螺的头部特征

鹦鹉螺的外形与普通头足纲动物类似,有明显的头部和触须。但是鹦鹉螺的触须明显偏多,最多可达90根,鹦鹉螺可以使用这些触须抓住岩石或珊瑚礁而使自己在特定海域停留。鹦鹉螺的触须没有吸管,相互之间并无功能上的区别,而且可以收回。鹦鹉螺的外壳色彩绚丽,体型华美,观赏性极强,它们可以优雅地在海中游动。鹦鹉螺外壳切面呈现优美的等角螺线,而等角螺线本身又与黄金分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鹦鹉螺在亮丽的外表之外又增加了许多大自然的神秘色彩。

在所有现存已知的头足纲动物中,仅有鹦鹉螺科具有贝壳一般的外壳,其他头足纲动物均无贝壳;船蛸这类的章鱼虽然也有壳,但那只有母船蛸在产卵时会产生白色系的外壳用以保护卵,而且外壳与肉体可分离,产卵后便不再有外壳,然而鹦鹉螺的肉体与贝壳是不会分离的。

鹦鹉螺壳的横截面

鹦鹉螺壳的横截面

鹦鹉螺的壳被多个横断的隔板分隔成几十个独立的壳室(如上图),除动物体所在的最后一个大壳室外,其余的壳室内都充满气体。随着鹦鹉螺不断长大,它们会在外套膜后方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新的隔板。各壳室之间有一个贯穿的细管,用以输送气体进到各壳室之中,通过气体的调节,操纵身体浮沉与移行。鹦鹉螺这种精妙的身体构造也是人类仿生学,建造潜艇的主要灵感来源,许多国家的潜艇也以“鹦鹉螺”命名,世界上第一艘实际运作服役的核动力潜艇也被以鹦鹉螺号命名。

鹦鹉螺的生命周期

鹦鹉螺为雌雄异体,交配时,雄性和雌性头部相对,腹面朝上,将触手交叉,雄性以腹面的肉穗将精子荚附于雌性漏斗后面的触手上,雌性的受精部位在口膜附近。受精后短期内即产卵,仅产几枚至几十枚,卵较大,将卵产在浅海的岩石及珊瑚礁上,新出生的小鹦鹉螺体长约3-4㎝,以浅海小型枝角类生物为食物,长大之后便可捕食其他小型海生生物。

鹦鹉螺的寿命是头足纲动物中较长的。相比于其他亲戚如章鱼几年的寿命,鹦鹉螺能活二十余年。但是就体型来说,现存的几种鹦鹉螺成年后体型也仅能长到20厘米左右,远远无法和远古时期它们的祖先相比。

当鹦鹉螺死亡之后,肉体变逐渐腐烂缓慢沉入海底,而鹦鹉螺的壳则因为内部充满了气体而漂浮在海面上随着洋流漂移,目前市售的鹦鹉螺壳基本通过打捞死亡的鹦鹉螺壳获得。我们平时在水族馆或者工艺品店里看到的鹦鹉螺或者鹦鹉螺壳都属于珍珠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它们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有昼夜垂直洄游的习性,即白天的时候在深海潜伏休息,等到晚上才上浮到浅水区域捕食小型动物。

鹦鹉螺的螺壳美丽,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名螺之一,抛光之后具有和砗磲、珍珠等相近的外表光泽,鹦鹉螺的壳具有较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